夏林清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

接下《應用心理研究創刊號》〈教育改革〉專題論壇的動力來自於過去十多年和中、小學教師並肩工作的情感與認識。看重教育工作者教育經驗中蘊含之理論與方法,肯定教育工作者對其教育經驗之反思(reflective thinking)是提昇教師能量,發展教育難題解困之道的不二法門。基於這個關懷,能促進經驗反思的表達形式與那一種表達形式較能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交流溝通就是我們要的「論文形式」。這一個專題的四篇文章也就在這一點上跨出了第一步。
首先,四篇論文六位研究者皆選擇以教改實踐經驗為論文素材,五位研究者本身亦即其論文中教育現場的教育工作者,一位為參與觀察的協同研究者。這一參與位置的特性使得論文所表達之經驗內涵呈現了實務工作者對教育現象的思索、抉擇與行動的豐富資料,而不同研究者實踐取徑的差異與進行反思的不同方式亦展現在四篇論文的不同表達形式中。在這一個專題集體創作的過程中,有幾件軼事值得一記:原本成虹飛老師想要以「給學生的一封信」的書信表達形式來完成論文,在邀約專題的小型座談會中,大家都很興奮地支持他大膽的嘗試,可惜因精力與時間條件之不足,成虹飛暫時擱置了這一想法。然而,〈從教師成長看課程改革的意義〉是一篇深入淺出的案例故事,在台灣,這樣的案例故事寫法仍然具有嶄新的示範作用。侯務葵與王慧婉老師論文的特殊意義則在她們論文題目中立見端倪,〈我們是一群女老師:集體認同與教育實踐的故事〉,她們以自我敘說的方法,用一群老師與作者自己做為一個老師的故事將「集體認同」這個抽象概念做了詳實的闡釋。
在整個邀稿與完成過程中,王慶中老師的參與最具有發人深省之處。王老師對自己在大學任教的實踐經驗進行反思與提問,而其論文的表現形式在這四篇中是最具創意的。站在推動多元研究典範與論文表達形式的立場上,王慶中老師的「對談錄」無疑地為這一個專題樹立了一幅自由與創意的旗幟。至於我自己的文章〈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則是企圖將行動研究方法往前推進的一個嘗試。
回扣住《應用心理研究》發刊的精神,本專題以實踐立場與反思方法為這一個難得的園地注入一支水流。除了讀者所看到論文表達形式的多元面貌外,我們也在過程中經歷了二個重要的問題︰(1)專業背景與實踐取徑不同的作者如何了解與溝通彼此的實踐經驗?我們需要發展出怎樣的溝通方式與互動的歷程,才能在目前的學術環境中,建立實踐取向知識探究的路徑?(2)如何透過溝通討論支持彼此,得以在尋找到最適合自己實踐考察之表達形式的同時,跨越實證邏輯研究典範與論文規範對人文社會科學的束縛?通過對這二個問題的反思與體認,我們盼望這一個專題能呼朋引伴,吸引在各個社會實踐場域中的工作者加入《應用心理研究》的多元研究取向,在學術研究與專業實踐之間有更多的對話與交流。

線上閱覽

華藝全文下載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