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鴻、張利中 專題主編

  正向心理學一詞源於馬斯洛1954年的《動機與人格》,也因此常被認為與人本心理學有類近的淵源;即或有些學者爭論著造就這個學科的歷史或際遇,不論是在理論上、實務上,正向心理學都已然成為新興的重要觀點。它關注正向與繁榮的經驗更甚於負面的,關注當下與未來的行為更甚於過往的,關注反思的內在歷程更甚於表顯的;這些特色吸引我們暫時跳脫傳統的科學視野,而以較為人文的、意義的、自主的觀點來看待人類及其生活。或許\不僅我們兩個大男生,還有別人同我們一樣絮語如斯:心理學的意義在於意義心理學;而心理學的未來,則在未來心理學。


  在這個主題下,我們邀請實徵研究或回顧論文的投稿,除了試探性查看正向心理學的研究或實務的成果,亦在於透過這些作品來摹擬或練習不同於傳統科學觀底下的可能探究。我們已經知道某些潛在的投稿者,正探究如「大學生的正向情緒」、「兒童的意義感」、「意義感的定義與測量」、「自殺未遂者的韌性與生命意義」、「大學教師的幸福感」、「在事業成就的垂直高峰之上」等課題;歡迎你也在這些題目上著力,或者與他們協同合作。如果你正研究「快樂生活」或「快樂人生」,審視人類的正向或愉悅的體驗,例如正常和健康的生活中的正向情感和情緒(如關係,愛好,興趣,娛樂等);或者人們積極地投入自己所珍視或喜愛的價值或事務的經驗,例如沉浸、忘我、全然投入於家庭、工作或某些使命等等;又或如「人生意義」、「生命歸屬」之類的課題,探究人們如何藉由一些比個人更廣大、更久遠的事物(例如大自然,社會團體,組織,運動,傳統,信仰體系),來自我定位並實現自我;都歡迎投稿本專題。


  這個新興學科本質如何?界限何在?甚麼才算是這個帽子底下該有的研究與實務?可能眾說紛云。我們兩個既非專家、更非權威,於是我們沒有、也不能有定論;這樣很糟糕嗎?當然不!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剛好是我們的強項:我們只開放、只聆聽、只歡迎;於是這裡有一個正等候你來參與的空間:只要你認為作品與正向心理學有關,就把稿子寄過來吧。


(聯絡人:李志鴻,地址:台中縣霧峰鄉柳豐路500號,電話:04-23323456轉6260,E-mail:stephen0526@yahoo.com.tw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