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得之間—少數群體的脆弱與強韌

謝穎慧 主編

台灣這一年經歷了很多社會和制度上的重大變革,例如:在健康照顧領域的長照2.0、教育領域的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婚姻家庭領域的同性婚姻合法化、政治經濟領域的年金改革、勞動市場領域的一例一休⋯⋯等等。這樣的變革牽動了人與人的連結關係,像是長照系統中的服務使用者與提供服務場域的照顧關係、教育體系中的師生關係、婚姻與家庭中的性別議題、工作場域中的勞僱關係,都面臨極大的變化與挑戰。這些變化與挑戰不僅僅呈現在報章媒體或街頭抗議中,而是實際存在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其影響自是不言而喻,對特定群體而言更是重大。
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提到:「人類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各種社會形態從一定意義上說都是一種風險社會(risk society),因為所有有主體意識的生命都能夠意識到死亡的危險」。隨著人類活動頻率的增多、活動範圍的擴大,其決策和行動對自然和人類社會本身的影響力也大大增強,當風險結構從以自然風險為主,逐漸演變成以人為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為主要時,同時也增加了人類面對種 種不確定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強調脆弱是人的本質,更是所有創造力和潛能的核心。在脆弱的當下,反而能激發人性最強大的力量。從群體到個人,從社會風險面向到個人脆弱性的探討,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於近年來累積相當的成果,在方法和概念上也隨著社會發展的差異而修正與創新。本專題收錄的四篇文章正反應了這樣的特性,針對台灣目前檯面上的社會議題,透過質化或量化的個人資料搜集,進行分析與詮釋,在特定場域或群體中,試圖描繪出所面對的脆弱性,並尋找可介入的方法。
此四篇文章涵蓋了長期照顧、同志議題和教育三個面向,分別檢視了家庭照顧者壓力、男同志認同、校園輔導工作制度以及教學現場的跨專業合作。第一篇研究焦點為減緩家庭照顧者的負荷,該研究透過與福利機構的合作,以質、量兼採的資料搜集方法,檢視園藝治療對照顧者的舒緩效果。前後測的結果發現園藝治療可提升家庭照顧者正向情緒並緩和負向情緒和壓力知覺程度。第二篇文章則以跨文化比較研究方式,採用量表搜集性傾向認同程度,初步探究台灣與中國兩個同志文化開放度不同的地域所呈現的認同差異,雖然研究發現無法證實自我認同會因同志文化開放性而有差異,但相對於中國,台灣有較高的同志文化開放性,也有較高在「社會認同」層面的自我認同。第三篇研究整理連續三年的田野觀察、記錄和訪談資料,嘗試釐清校園心理健康監管機制的運作,提出篩檢工具與心理衛生的斷裂、校園輔導工作成為「精神醫學意識型態機器」的反思, 並倡議校園輔導工作者的能動性以及在地知識發聲的重要性。是一篇較具有基進(radical)意味的文章。第四篇文章則從另一個面向切入,著重面對既有政策,搜集輔導教師的訪談資料,藉由輔導工作者的心聲,瞭解問題並提出解方。研究發現跨專業系統合作方式立意雖良善,但在實際執行上仍面臨諸多難題,結果亦提出可能的建議,以改善現有困境。
綜合四篇文章,我們發現在長期不被看見的家庭照顧者身上,藉由與社福機構的合作連結,進行緩減壓力的介入活動,獲得正向情緒提昇的成效;漠視已久的同志議題,逐漸被社會所認同,得到更多的包容與理解,同時也開啟了跨區域研究;我們聽見在相對保守的中小學教育領域有更多第一線工作者的聲音。上述在在顯示雖身在瞬息萬變的風險社會,但人類在面對不確定的脆弱感,卻得以因受苦而覺知,展現更強韌的反思與力量。

(撰稿人:謝穎慧,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博士、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線上瀏覽>

<華藝全文下載>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Navigation